關於阿斯伯格綜合症 (Asperger Syndrome) 。。。

2013/7/30。
第一次聽到這個AS的名稱是從師奶二姐那邊。。。當時小外甥還很小,出世不久之後就發現是個AS小孩。。。二姐為了這個「心肝釘」離開了職場做個全職的「黃 臉婆」,每年365天都陪伴著Samson成長。因為AS的小孩在日常生活上會遇到很多難關(手腳腦袋不協調,不懂得表達自己,手腳不靈活。。。等等), 所以我看到二姐這麼多年以來,費心費力為自己的心愛兒子做了「很多很多很多」的準備功夫;目的是必須要在孩子還未踏入學校之前,搞清楚自己的狀況並想辦法去克服因為先天不足的學習障礙 。。。(哎呀!短短的幾行字根本表達不到那一段「艱難刻苦」的成長歲月。)


一直到今天,我的小小外甥都快要來到了中學咯!很多時候他在學校裡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也多次代表學校外出參加數學比賽。。。雖然在於「社交溝通」方面還需 要很多很多的努力,但是相較於其他很多很多的AS小孩,Samson目前的狀況真的是不算「很糟/很壞」那種。這真的是多得上天的憐憫和批護吧。。。當 然,我的師奶二姐還有這個小小外甥各自付出的努力和毅力也無可厚非!


言歸正傳,寫這篇文章不是要來表揚我的外甥 (也不是我的師奶二姐 :P)。真正的目的 其實是因為不久之前,在我執教的學院裡來了一個AS小孩。這個名叫J的男生給了我們所有的老師很多很多的問題,因為我們都不是「特別」受訓的教師,面對這 樣一個特殊狀況的學生很多時候都是一種「耐性」上的考驗。我自己也有向學院表示過,但是基於一些「marketing」的原因,院方還是覺得我們就「幫幫 忙」這個小孩,反正J的家人也只是要求我們給他有個學習的「環境」,只要成績過得去(就是所謂的「及格而已」)就好了!


目前為止,我只教過J兩個科目,所以問題不大。兩個科目他都拿了不只是「及格而已」的分數。。。不是我自己要求低,而是我覺得某個程度上這個AS小孩其實是 滿有繪畫天份的,因為他很「細心」很懂得自己要求在細節上放心思,所以設計出來的東西其實甚至比一些懶惰的學生還要好。不過;在於時間觀念,團隊精神,專注 力,班上的互動,還有一些日常瑣碎的大小事務輕重分辨。。。基本上,他是無法應對的!


幸虧J的家境富裕(真的很有錢那種!)一般上課時都會有兩個「隨從」伺候。(我比較覺得是J的「私人保姆」。)很多時候,我都會上完課後另外交代那兩 個保姆要督促J1在家裡做些什麼下一堂課要準備些什麼之類的東西。所以。很多導師都不希望班上有J,因為我們都必須另外extend我們的上課時間(犧牲 我們的午餐時間)來處理J的種種問題。J的習慣是平時我們在班上講課時他會「看起來不專心的」聽講,然後又「看起來好像是故意的」等到下課後要你對他「再 講一遍」。。。而且是要一字不漏那種,不然他會很堅決的提醒你之前用過的「字眼」為什麼現在沒有提起?又或者是他會一直問你之前那個同學問你的是什麼問 題。。。直覺上告訴我,J其實是可以很專心的在班上聽講,但是他會慣性的排除這個可能性,因為他要的是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學習空間(這會是因為家人的 遷就「寵壞」了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班上點名叫他的名字,他忽然很大聲的回應/喊:「在!!!!Mr Allan 你為什麼叫我????」全班同學(包括我自己)都嚇了一跳!之後上課的3個小時,他都一直在那邊碎碎念個不停。。。直到下課之後,我才從保姆那邊得知,原 來那個早上J和父親吵了一場架所以情緒不是很穩定。之後,無數次的我發現,每一次J在班上「有狀況」的時候,都是之前在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故。。。比如有父 母叫他不要玩電玩啦或交待他多努力一些之類的,他都會很排斥任何人的負面評語,而且會有一直不斷重複的為自己辯護。。。很強頑那種!一般上來說,我都會壓 抑自己的煩操來應對J,因為在教學方面,我的耐性其實還蠻厲害的!很多時候保姆都會跑來跟我報告說J很特別看重我的功課,所以我一定要多些幫忙。相較與其 他導師,我應該是比較少發J脾氣的少數之一。。。除了那一次!


因為保姆已經向我報告了J連續好幾個星期都無心做功課,只是一直在家裡沈迷玩電玩。那一個下午,上完課後J又再次慣性的要我「重複」班上所講的每一個 字。。。(而我當時其實已經用了一個多小時逗留在那裡,其他的學生都已經下課離開了!)問題是J很頑固的不想要聽取我的意見,只是想要繼續用他的方式去完 成作品(也不是很好,因為他的進度很慢,太多時間花在電玩嘛!)而他的方式就是一直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問你同樣的問題,因為他根本就沒打算要聽你的答 案,他只是要你符合贊同他自己的方法而已。當時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保姆和J還有我自己三個人站在3樓與2樓之間的樓梯階上,保姆一再督促J別在沒完沒了的 問了又問糾纏不清下去,而我最終也忍無可忍的很大聲很清楚的說:「J,如果你還是這樣下去為自己辯護,不聽取別人的意見,反抗性還是這麼強,因為你知道所 有人都會因為你的喋喋不休你的難搞而「讓」你;那麼很對不起,沒有人可以幫到你,你以後也別來找我了!只有你自己,才能幫到你自己!」說完之後和保姆打了 個眼色,自己也就快快的走下樓去!
我不知道事後J有沒有把我的話聽進去,不過後來的後來,保姆有來向我報告說J在家裡很積極的做功課了,而且都是我教的那個科目得功課。然後,再後來。。。J順利的過了關,我不只是給了他一個「及格而已」的分數,不過也還不至於是全班最高分的那種!


最後的後來,J踏入了主修科第二學年, 主修3D動畫;我也沒有再教他了。。。偶爾還是會在學院裡遇到保姆躺在沙發上小睡(每次上課時她們兩個都會在課室外面等!)偶爾還是會在教務處聽到教師們 互相投訴J的上課狀況。。。我還是覺得J比較適合選讀「純藝術」之類的課程,我也曾經向院方建議。。。但是我們的學院是沒有「純藝術」這個科系的!所以還是那一句老話,「人家的家人其實沒有什麼要求的 bla bla bla。。。」唉,算了吧!


我到現在還是有些納悶,到底J是不是真的AS小孩?還是他給自己的一個借口而已?還是他想要更多更多父母的關懷??他能順利的畢業嗎?畢業後可以找到工嗎?(誰的錯?)
無論如何;這篇文章只是自己一段教學的小小經驗。。。是分享吧。


這裡有一個小小的AS解說書刊。是當年我還沒真正遇見J時,那個菲律賓保姆跑到辦公室來交給我,並希望我還未接觸J時可以讀一讀的書籍。書,我讀過了。。。 現在我自己「非法」的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可以多瞭解AS的小孩們。如果你身邊也有AS小孩,不妨和他們的家人談談看是否了解AS的狀況,好讓 整個社會可以好好的關注AS問題。好嗎?因為我發現很多中級以下家庭背景的父母(很抱歉,我不知道這樣子說會不會得罪人),因為家長自己本身的知識/教育有限,所以 無法正視如果自己真的面對患有AS的小孩。(err。。。是我想太多了嗎!?哈哈哈)

好了。。。未停筆之前,讓我在這裡表揚全天下面對AS小孩的偉大父母們,希望大家都會堅持下去。套一句我的師奶二姐常說的一句話:『有心,就不會難!』。並希望全天下的AS們都『有志者;事竟成』喔!加油 加油 加油!!!

 

 


————————————————————————————————————————
以下內容抄自维基百科

亞斯伯格症候群(英 语: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又名阿斯伯格综合征或亞氏保加症,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其重要特徵是社交困難,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 他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亞斯伯格症患者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但並不作為診斷依據。

症源緣起
亞斯伯格症候群是根據奧地利兒科醫師漢斯·亞斯伯格命名。1944年,他在研究中首度記錄具有缺乏非語言溝通技巧、在同儕間表露低度同理心、肢體不靈活等情 形的兒童。五十年後,它被標準化為診斷依據,但學界對疾病症狀的界定仍尚不明確。爭議包括,亞斯伯格症候群是否等同於高功能自閉症(HFA);造成此爭議 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它的盛行率迄今未受確立。學界現計畫廢除亞斯伯格症舊有的診斷標準,改採用泛自閉症障礙的嚴重程度量表。

罹患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實際原因依然不明。許多研究支持遺傳論點;但神經成像技術尚未找到共同明確的病因。亞斯伯格症沒有單一診治辦法,許多特殊的治療方式都 沒有足夠的數據證實完全可行。現今的診治辦法主要以改善症狀和機能為基礎,多採行為治療,針對特定障礙,進行溝通技巧、強迫性或重複性行為以及肢體不靈活 的處治。多數個案會隨療程而有所進步,然而,溝通、社會適應與獨立生活等方面的障礙仍可能持續存在,甚至直到成年。有些學者及亞斯伯格症患者主張改變社會 大眾對這些症狀的觀點,定義它是一種差異,而非亟需治療的缺陷或障礙。

歷史
  • 1944年,由漢斯·亞斯伯格最先提出報告,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這篇論文在戰勝國方面並未受到注目。
  • 1981年,英國醫師Lorna Wing介紹了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發現。
  • 到了1990年代開始逐漸的廣為世界知道。
  • 2012年12月1日美國精神醫學會決議取消亞斯伯格症這個名稱,並將之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 英语: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以便使患者獲得自閉症患者該有的醫療。

概要
關於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定義,亞斯伯格症候群與高功能自閉症的相同與否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部份人把亞斯伯格症候群與高功能自閉症(沒有智能障礙,或可說幾乎 沒有自閉症)視為相同(也有人認為亞斯伯格症候群是不論智能障礙的與否,專指沒有語言障礙的自閉症),但亦有不認同的意見。一般來說,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 智力正常,甚至有些是資優生,亦較少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另外,也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學習障礙(LD)等併發的時候。像這種因為有合併障礙 和亞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這樣的言詞抱有偏見等的理由,而將之歸結稱呼為「廣泛性發展障礙(PDD)」與發展障礙的醫師也在增加。再者依自閉症光譜看來, 介於健全者與低功能自閉症的中間。

特徵
  1. 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必須具有以下三種徵狀:
  2. 社交困難(Social deficit)、
  3. 溝通困難(communication deficit),和
  4. 固執或狹窄興趣(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

頭兩項可以綜合為以下幾個現象:

  1. 對常規無法理解或僵化規則。
  2. 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不安,甚至出現不穩定的情緒。
  3. 患者的情緒成熟度只有年齡2/3左右。
  4. 執著一種或多種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為。
  5. 在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上有困難。

而對於興趣方面,患者一般會對一種或多種異常強烈的興趣模式。在這些興趣圈子中經常可以看到亞斯伯格症與其他類型的身心障礙者出沒[12],甚至表現出特殊天賦。

另外,和自閉症光譜分類的其他狀態一樣,亞斯伯格症候群也與性別有相連關係,整體約有75%為男性。但是不能不考慮到不顯現症狀潛在化(非治癒)的時候、這個數值也留有部份程度的疑問。

溝通上的主要特徵

一般精神狀態的人(Neurotypical,NT)會從他人的舉止和氣氛蒐集許多的情報,領會對方的感情和認知狀態。然而有自閉症的人會缺乏這項能力,讀 取心理狀態較為困難(心意理論)。像這樣,舉止動作和狀況、氣氛到情緒無法領會的人,即使能看到他人微笑的表情,那所要表達的意思卻無法理解。最壞的時 候,表情和肢體語言等,基於其他所有人們之間溝通的些微差異也無法理解。許多時候,他們對於讀取背後的涵義不擅長或者不可能。也就是,人從口裡吐出的言詞 如果不解釋,無法了解是要表達什麼。 但是,這是連狀(連續體)的障礙。也有理解表情與他人的意圖沒有感到不自由的亞斯伯格症的人。 他們時常和人眼神交會有 困難。幾乎不與人眼神交會,感到那是會讓人緊張的動作的時候較多。另一方面,也有像是會使他人感到不愉快程度,一動不動的盯著那個人的眼睛看的類型。對方 傳達過來的訊息(眼神交會等)是要表達什麼,雖然他們拼命想要理解般的去努力,也因為這個障礙的關係解讀對方的心理有困難,多數會有挫折的模樣。例如,與 初次見面的人打招呼的場合,不是以被社會上所接受的方法自我介紹,也有對自己所關心的領域一個人不斷說下去這樣的舉動的時候。

主要問題

患亞斯伯格症候群的人和許多的健全者相比,對感情會有更強烈的反應,對於具体的物体的反應則是時常不同。他們所欠缺和發展遲緩的是「準確理解他人的情緒」, 和將自己的感情狀態用肢體語言及表情的細微差異等傳達給他人的能力。多數亞斯伯格的人會覺得他們无法得到周圍世界的準确理解。

例如老師 問患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狗把你的作業吃掉了嗎?」的話,那個孩子會因為不能理解老師的提問而保持沉默,並會認為老師有養狗、而且狗會吃 紙。但老師想要表達的其實是「你忘記交作業了。」也就是說,他無法理解老師在表情與聲音的聲調中有所暗喻。 老師也許會認為這個孩子充滿傲慢的惡意,進行反抗,感到挫折而走開也說不定。而那位孩子在當場會感到著發生什麼奇怪的事與挫折,而在那不發一語站著不動。

教學上的適應


對於課室內的亞斯伯格症候群學生,教育心理學家通常都會建議讓學生在升級或轉換教室時,讓教師盡可能安排相熟的一起坐;而在教師編排方面,亦盡可能沿用原來的教師團體 。

馬術

小兒神經科醫生指出,騎馬會促使身體釋放一種降低焦慮的荷爾蒙——催產素,如此一來能夠開啟學習的接收器,適用於自閉症以及亞斯伯格症候群。

其他觀點

有研究人員爭論於應不應該將亞斯伯格視作另一種認知方式,而不是疾病或殘缺。Simon Baron-Cohen在一份發表於2002年的論文中指出:「在社交圈,拘於細節並不會帶來好處,但在一些項目例如數學,編寫程序,製作目錄,音樂,語 言學,工程學,拘於細節有可能引領一個人踏上成功路途而不是敗途。」然而同一位學者列出兩大理由,指為何亞斯伯格仍然有可能屬於殘缺:需要社會援助,不太 會易地而處。但他同時強調,亞斯伯格基因所攜帶的各種能力,屢次在人類演化和文明發展帶來卓越貢獻。

亞斯伯格症候群名人
  • 愛因斯坦: 亞 斯伯格症患者的主要特徵是難以跟人相處、溝通,狹隘的興趣、語言表達的混亂與困難與進行重複性的事物,是一種孤僻症。愛因斯坦並非亞斯伯格症患者,他的 個性易相處、善解人意,學說淺顯易懂,興趣從音樂、哲學、神學、數學、物理各方面皆有涉獵,並且與許多當代物理學家保持良好溝通與往來關係,與亞思伯格症 患者有完全相反的表現。近代將愛因斯坦與亞斯伯格畫上等號的原因是 Thomas Sowell 的書 The Einstein Syndrome 「(中譯)遲語天才~愛因斯坦症候群」書中刻意將愛因斯坦與亞斯伯格症聯結的說法,在心理學界並不受重視。
  • 比爾蓋茲
  • 戴高樂
  • 傑佛遜
  • 貝多芬
  • 莫札特
  • 安徒生
  • 歐威爾
  • 威爾斯(H.G. Wells)
  • 維根斯坦
  • 柯文哲
————————————————————————————————————————


有興趣參考這本解說書的人可以往一下這個網址下載:
https://www.dropbox.com/s/ac2se9ambxsnafx/FA.pdf https://www.dropbox.com/s/mjnvflapbsfp9tu/FA.swf  下載有問題的話不妨留言。)

另外要特別強調的是這個從網頁 下載的PDF或SWF文件是我自己從Photocopy版本加工之後弄出來的。目的不是拿來賺錢,只是希望可以多些機會跟一些AS患者的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而已。希望大家不要控告我企圖侵犯原著版權。見諒!

Comments

jo said…
Long post loh, sailoh. But this is a great post!! Looking around, we may "discover" there are a few AS persona in our lives. :p may include yours truly too, hehehe!